作家余华和董宇辉聊文学杂志《收成》:它挽救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

liukang20244周前最新吃瓜543

继《人民文学》后,闻名文学杂志《收成》也走进了董宇辉的直播间。

梦幻的作家余华和董宇辉聊文学杂志《收获》:它挽救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照片

2月28日20时,作家余华、苏童,《收成》杂志主编程永新来到董宇辉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,谈起他们与《收成》的故事。

谈起青年时期的故事,余华说到,从稿酬上能够看出《收成》对青年作者的尊重。“那时分咱们如果在其他杂志宣布著作,王蒙是千字30元,苏童是千字15元,我是千字10元。但是在《收成》上,无论是有名的作者,仍是刚开始宣布著作的作者,都是千字30元。”

余华说,《收成》平等地拥抱了每一个接近文学的人。

谈及著作,余华还说到,《收成》挽救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著作《在细雨中呼叫》。这本杂志关于写作有着很严厉的要求,也鞭笞着写作者不断向前走。

作家余华和董宇辉聊文学杂志《收获》:它挽救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视图

余华记住,自己那时的初稿过不了关,他改了多遍,“最终有一半是删掉的,爽性一个字都没留,从头写的。所以我非常感谢《收成》,不然《在细雨中呼叫》不是现在这个姿态。”

余华、苏童、程永新聚首董宇辉直播间。图/海报

《收成》于1957年由巴金、靳以兴办,是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双月刊,被誉为“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简写本”。作家余华、苏童、格非、马原、孙甘露等人,都是在《收成》露脸,再走向文学的顶峰。

余华曾称,他有超四分之三的小说,都宣布在《收成》上,“我和《收成》有着唇亡齿寒的联系。”他的代表作《许三观卖血记》《兄弟》《活着》《世事如烟》《我没有自己的姓名》《他们的儿子》等都首发于《收成》。

自然的作家余华和董宇辉聊文学杂志《收获》:它挽救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视图

在直播间与董宇辉对谈时,余华描述《收成》与中国文学的联系,“当《收成》不太好的时分,一定是中国文学低谷的时分。”

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

修改 吴迪

【来历:九派新闻】
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余华、苏童现身董宇辉直播间,没广告的《收成》成交额超千万

2月28日晚8时,作家余华、苏童,《收成》主编程永新三人现身董宇辉的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畅聊文学,以及与之相关的回忆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场原定1小时的直播,终究2个半小时才完毕。28日晚10点30分许,《...

一次买1克,攒金豆子的年轻人,能收成安全感吗?

有段时刻,他特别喜爱摇晃装着金豆的玻璃罐,听到黄金磕碰在一同的声响,他就会有高兴的感觉。他还会把玻璃罐放在床头,没事的时分就看一看。那些瞬间,他有一种感觉:“什么叫宝物?这就是宝物。”文 | 饶桐语修...

友情链接: